谢邀。前几天看到这个话题特别的火,因为我人就在长沙,所以可能相关报道也比较多吧。首先,我(曾经)是做锂电池的,对这个所谓的“铝电池”不是很懂,但从楼上几位发来的参考文献来看,大概弄明白了一些概念,多谢了。然后,能够在Nature上面发表的论文,工作肯定是很出色的,这一点毫无疑问。(刚认真看了一下文章标题,发现鲁是第三作者,凭这个拿教授估计得残念了。。。)再来评论一下我的观点。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完全实验室的产物,也就是说,它现在离实际的商业化还有点遥远。因为它使用了现阶段还非常昂贵的材料--离子液体。(什么是亲水性、疏水性离子液体? - 化学)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。现在锂离子电池大家都说不安全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,是因为现在使用的电解质还是碳酸酯作为溶剂,而有机溶剂大家都知道,熔沸点低、易燃,而且还不能跟空气接触(因为会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而产气放热,从而导致性能和安全上的问题)。但离子液体就是室温下的熔融盐,熔点沸点都非常高,也不存在易燃的问题,所以其作为电池的电解液溶剂非常安全。但话说回来,如果锂电池使用离子液体作为电解液的溶剂,也会很安全。但为什么现在还没有人用?还是那句话,商业化的东西,跟成本密切相关。还有就是负极材料,这篇文章里使用的是CVD泡沫石墨,上面的回答中已经有详细说明了。我认为,这也还是一个成本问题。当然,当然,随着新材料的推广和应用,离子液体和CVD泡沫石墨也不是说没有可能得到应用,只是一切还需要时间。铝电池是一个好东西,但我认为它要在近几年内完全取代锂电池还有点不现实。